醫藥化學專利常識你知道多少呢?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講講吧~
《國際專利分類表(2020.01)》簡稱IPC將所有的技術領域分為8個部,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最新發布的《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與國際專利分類參照關系表(2021)(試行)》中,將我國十三五產業規劃確定的9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以及腦科學、量子信息、區塊鏈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與國際專利分類表建立關系1872條,涉及IPC全8個部、89個大類、317個小類,其中,醫藥化學和信息技術這兩大技術領域因與日常生活經驗差距甚大,技術理解難度較高,但專利制度在這兩個領域又發揮著特別重要的作用,故被認為是難以攻克的兩座高峰。
基礎分類:化藥、中藥、生物藥的常識
化藥、中藥、生物藥是藥品最基本的分類,在進行專利檢索時,這個分類也是涇渭分明的,例如一般不會從藥物制劑跨到中藥領域檢索,但近年興起的中藥生物學等交叉領域除外。2020年版《中國藥典》采用的也是這個分類,根據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命名原則,藥品一詞包括中藥、化學藥品、生物藥品、放射性藥品以及診斷藥品等。
一種藥到底有幾個名字?
一般認為,藥品的名字有化合物名稱、通用名、商品名等。
藥物還是藥劑,傻傻分不清楚?
藥物和藥劑是產業鏈上的上下游關系,圍繞藥劑本身申請的專利也不在少數。藥物一般是藥劑的活性成分,藥劑除了包含藥物以外,為制成各種藥片、藥丸、輸液、水針、粉針、口服液、糖漿劑、片劑、膠囊、顆粒劑、分散片等具體形態,還要加入各種藥用輔料(注意不是醫用輔料),藥用輔料是指具有賦形、充當載體、提高藥品穩定性、增溶、助溶、緩控釋等重要功能的重要成分,按作用和用于分類,藥用輔料分為注射劑(抗氧化劑、助溶劑等)、口服固體類制劑(潤滑劑、填充劑、粘合劑等)、口服液體類制劑(分散劑、穩定劑等)、外用藥(抗黏著劑、矯味劑)等。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,藥物和藥劑的區分有點類似于著作權里的思想和表達二分法,藥劑是承載藥物對生物體發生藥效的具體表現形式。
原研藥的專利申請策略
從藥品專利保護角度來看,原研藥公司往往通過化合物、鹽型、晶型(如CN104961676B-煙酰胺類衍生物的甲磺酸鹽A晶型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)、合成路線、制劑、用途等對藥品進行專利網布局,司法實踐中,我們也常??吹絿@化合物本身、包含化合物的組合物、化合物的制備工藝、制備工藝所產生的特定雜質以及純化工藝的改進、化合物的用途等進行的專利池保護(如CN1166693C-丁苯酞環糊精或環糊精衍生物包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),為高價研發投入劃定技術準入護城河。
以上就是醫藥化學專利常識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,想了解更多關于知識產權相關小知識,小編會持續更新的,記得關注小編呦~
提交后我們將安排工作人員和您聯系!
無錫鑫源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
聯系人:朱會計
熱線:15951566020
QQ:454119978
地址:無錫惠山區盛岸西路592號-1809A